首页 > 纪律建设 > 警钟长鸣

如何防范年轻干部成长关键期变成贪腐危险期?

来源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旗帜微平台 发布日期 : 2024-01-26 10:23:10
【打印】 【字体:

  年轻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我们党始终高度关注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广大年轻干部提出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的重要要求和殷切希望。紧接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希望年轻干部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列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事业蒸蒸日上,各行各业人才济济,一大批“00后”踏上了工作岗位,而“80后”“90后”年轻干部也逐渐成熟起来,有的还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担负起地区和部门发展重任。但是,其中也不乏个别年轻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作风问题、腐败问题,造成恶劣影响、巨大损失。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年轻干部腐败问题,对于年轻干部,既要培养选拔任用好,又要教育管理监督好。

一、当前年轻干部腐败问题的突出特点

  当前,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是只要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还没有被彻底铲除,腐败问题就会出现。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腐败并没有年龄限制,没有什么证据或数据表明哪个年龄段的干部一定会更容易腐败,或者反之,更不容易腐败。不过,不同年龄阶段干部的腐败问题既有共同点,也因编制岗位、职务职级、物质生活、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其他群体的干部相比,年轻干部的腐败呈现三个突出特点。

  腐败领域集中化。与高级领导干部腐败涉及选人用人、项目审批、土地出让、招商引资等多个领域不同,年轻干部腐败领域和岗位较为集中,主要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和岗位,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动产登记管理等领域,以及会计、出纳、税务等岗位。这些关键领域和岗位的年轻干部虽然级别较低甚至是临时聘用人员,但是他们利用职务、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监守自盗、肆无忌惮,把单位账户当作自己腰包,把公家资源当成私有财产,不可避免坠入犯罪深渊。例如,时年25岁的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社会保险事业局原工作人员张某因骗取社保资金而案发,张某的工作岗位是会计兼出纳。无独有偶,同样时年25岁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民中心余杭分中心不动产交易窗口原编外工作人员田某浩也因侵吞国家财产而案发,田某浩的工作岗位为税务窗口。

  腐败动机单一化。与工作多年的党员干部腐败一般源自于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生活问题相互交织的多元化动机不同,年轻干部的腐败动机更显单一化。即被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思想洗脑,被不良嗜好和无止境的物质欲望冲昏头脑,滋生出盲目攀比、挥霍浪费、爱慕虚荣、追求精致生活等不良动机。相应地,这些年轻干部将贪腐资金也多用于玩网游、赏主播、网络赌博等娱乐活动,或者用于豪车名表、高档烟酒、名牌服装皮包等奢侈品的消费。不言而喻,这种失范的生活方式极易滋生腐败。例如,1988年出生的郎某鲁,原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发改局价费科工作人员,深陷网络赌球,受贿9.8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期执行一年六个月。更有甚者,1990年出生的王某,原是北京市东城区某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出纳员,为满足个人奢侈消费,侵吞、骗取公款720多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

  腐败方式隐蔽化。与传统腐败方式简单直接的权钱交易、“拿钱办事”不同,年轻干部腐败方式更加隐蔽化。年轻干部普遍学历高、知识储备丰富,特别是普遍对计算机、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掌握程度较高。但是,有些年轻干部不是想着利用知识优势、技术优势钻研业务,而是利用这些优势寻找管理制度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中的漏洞,通过智能化、专业化的隐蔽手段进行贪腐行为。例如,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中心原工作人员“90后”干部穆某龙,私自将个人支付宝二维码页面名称篡改为“中国社会保险华龙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中心”,违规收取辖区机关事业人员补缴的养老保险费60多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除此之外,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原副主任“80后”干部刘某鑫发现单位财务管理上的漏洞,虚造款项用途,侵吞公款1500多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

二、年轻干部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

  尽管年轻干部腐败的动机呈现单一化的突出特征,但是导致年轻干部腐败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2页)。因此,分析年轻干部腐败问题的原因既要从年轻干部自身情况这一内因着手,也要从制度机制和环境影响等相关外因入手。

  自我失守是年轻干部腐败的根本原因。分析年轻干部腐败问题的内因,就是要深入分析年轻干部在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看,年轻干部大多属于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三门”干部一般具有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等优势,但也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等而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导致容易在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上层层自我失守。这是导致年轻干部腐败的根本原因。一是政治关失守。政治关的失守意味着年轻干部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上出现严重问题。表现为:有的年轻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入党动机不纯、为党献身意识不强,在内心深处对于“两个确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缺乏认同。有的年轻干部在理想信念上“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花样,搞变通,沦为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两面人”。有的年轻干部在理想信念上不够坚定,面对利益和诱惑毫无底线、胆大妄为,面对风险和挑战底气不足、惊慌失措。二是权力关失守。权力关的失守意味着年轻干部在认识权力、对待权力、行使权力这个“关键点”上出现严重问题。表现为:有的年轻干部没有正确认识权力,而是把权力与责任分离开来,甚至把二者彻底对立起来,只想要权力、不愿担责任。有的年轻干部没有正确对待权力,而是认为有了权力就能做“老爷”,官本位思想严重,等级文化和特权思想深入骨髓,导致自我膨胀,与人民群众离心离德。有的年轻干部没有正确行使权力,而是滥用权力,把公权异化为私器,利用权力带来的溢出效应以权谋私。三是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层层失守。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的层层失守意味着年轻干部在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家庭教育这个“基本面”上出现严重问题。表现为:有的年轻干部在人际交往中容易感情用事、意气用事,甚至将原则、规矩抛之脑后,甘于被“围猎”。有的年轻干部在日常生活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追求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的生活方式。有的年轻干部没有管好家属亲友的意识和经验,甚至纵容家属亲友利用自己编织关系网捞取好处。

  制度机制漏洞是年轻干部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年轻干部腐败问题除了要分析年轻干部自身建设这一内因之外,制度和机制层面的外因也不容忽视。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教育管理监督、岗位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上还存在内容不健全、程序不规范、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是导致年轻干部腐败的关键因素。一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机制漏洞。干部选拔任用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性工程,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虽然我们党历来强调干部的选拔任用必须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但是在实践中,“德”的标准往往是难以客观量化的,有的地方和部门索性在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时设定“德”的反向指标,即以最低标准来衡量候选人是否达到要求,这种没有严把入口关的行为实际上在无形中降低了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这为年轻干部腐败埋下隐患。二是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制度和机制漏洞。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关系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虽然我们党高度重视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但是在实践中,有的地方和部门对于“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的教育管理监督相对重视,对于年轻干部这个“绝大多数”的教育管理监督有所忽视,没有针对年轻干部这个群体采取精准有效的措施。这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岗位上的年轻干部腐败提供可乘之机。三是干部岗位责任制度和机制漏洞。干部岗位责任制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到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实际效果。虽然我们党着力推动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但是在实践中,有的地方和部门在强化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上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不力,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层层递减,没有切实做到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在关键时。这为年轻干部进行权力设租寻租留下空间。

  不良环境影响是年轻干部腐败的客观条件。对于年轻干部腐败问题外因的分析还应关注年轻干部工作、生活所处的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环境可以锻炼干部也可以腐蚀干部。年轻干部不仅不是处于真空当中,而且是处于复杂的环境当中,经常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面对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这对年轻干部来说绝对是不小的考验。近年来,受家庭环境、单位政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步入歧途的年轻干部不在少数。这是导致年轻干部腐败的客观条件。一是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是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第一位的基点。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美德的培育和传承,良好的家教家风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第一道重要防线。因此,如果家庭教育没有营造一个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成长环境,那么年轻干部对于腐败就缺乏天生的免疫力,管不好自己的同时也必然无法严格要求家属亲友。二是单位政治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政治生态是干部作风、政治生活状况和政治发展环境的综合反映。营造和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的价值目标。一个单位政治生态好,就会正气充盈;政治生态不好,就会邪气横生。因此,如果没有形成一个清清爽爽、规规矩矩的政治生态环境,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年轻干部就极有可能“随波逐流”,迈向贪腐之路。三是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体,人的自然性必须符合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理想信念、思想认识等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年轻干部容易被不良社会环境所“同化”“裹挟”“绊倒”。因此,如果没有一个“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社会环境,那么就无法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十分有害。

三、年轻干部腐败问题的防治措施

  年轻干部的成长空间大、机会多,因而其腐败问题如果不及早防治,就会出现“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的怪现象,而这也就为腐败问题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为此,我们要下大力气、集中力量防治年轻干部腐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总的要求是,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不断拓展反腐败斗争深度广度,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多措并举,让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人民日报》2024年1月9日第1版)。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针对年轻干部腐败问题制定常态化、长效化的防治措施。

  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自我革命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给出的、指导我们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我们党的显著优势,也是引领时代的制胜之道。并且,我们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常态化、长效化防治年轻干部腐败问题,铲除年轻干部腐败问题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和条件,首先要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年轻干部以高度的自觉,层层设防、处处设防,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一是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守住政治关。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上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二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守住权力关。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和社会义务,切忌把手中的权力作为一种可以炫耀的资本、利益交换的筹码。要充分认识权力的“双刃剑”性质,对手中的权力保持敬畏之心,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谨慎用权,始终做到公道正派。三是树立正确的交往观、生活观、亲情观,守住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在人际交往中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性原则,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教育引导年轻干部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多读好书、提高修养,强身健体、锤炼意志,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搞特权、不徇私情,始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

  健全完善防治年轻干部腐败的制度和机制。健全完善制度和机制是前移反腐关口、深化源头治理的重要方法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成为“中国之治”的一个独特治理密码。因此,常态化、长效化防治年轻干部腐败问题,铲除年轻干部腐败问题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我们还要根据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改革,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机制的系统性和配套性。一是健全完善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机制,有针对性地突出对年轻干部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作风修养的考察,强化细化实化关于“德”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各环节,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坚持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坚持将从严要求贯穿始终,选拔任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强的的年轻干部。同时,也要更加突出道德标准,选拔任用那些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年轻干部。二是健全完善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制度和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和岗位的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对于关键领域和岗位要建立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制度和机制,并结合工作实际推动用权公开,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加强权力配置、权力运行过程的信息公开,最大限度减少权力设租寻租空间,让“暗箱操作”寸步难行。对于关键领域和岗位上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建立健全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日常监督制度和机制以及严格、规范、常态的定期轮岗制度和机制。三是健全完善干部岗位责任制度和机制,有针对性地增强年轻干部岗位责任意识。要坚持“责”字当头、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切实解决对于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责任虚化空转的问题。对于年轻干部要扎实开展廉政谈话,讲清岗位职责、权力边界、廉政风险、纪法要求,引导年轻干部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工作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压力层层传导到位。

640.png

  着力营造有利于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廉洁环境。干部成长成才需要营造良好环境,好的环境能够极大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年轻干部有活力、有闯劲、有想法,但也容易受到不良环境影响、步入歧途。因此,常态化、长效化防治年轻干部腐败问题,铲除年轻干部腐败问题滋生和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我们还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特别是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廉洁环境。一是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营造廉洁的“元环境”。引导广大年轻干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以及时代楷模的优良家风,真正做到廉洁修身、廉洁传家。引导年轻干部从管好自己做起,对家属亲友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带领家属亲友坚决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加强单位政治生态建设,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营造廉洁的“小环境”。要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等方面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单位的政治生态。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打破论资排辈、隐形台阶、部门壁垒,让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担当重任。破除拉帮结派、搞小团体等潜规则,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让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年轻干部有机会、有舞台。三是在全党全社会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营造廉洁的“大环境”。把廉洁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廉洁文化“治未病”作用,增强年轻干部抵制腐败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好廉洁文化,融合网上网下,连通线上线下,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环境,引导年轻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走正道。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旗帜微平台

编辑:游弋  杜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