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群团工作 > 工会工作

撸起袖子加油干
——广东省直机关劳模故事分享会

来源 : 广东省直机关党建网 发布日期 : 2017-04-28 10:38:41
【打印】 【字体:

  为了讲好劳模故事,传承劳模精神,4月27日,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主题的广东省直机关劳模故事分享会在广东演艺中心大剧院举办。来自省直机关各条战线上的90多位劳动模范和千名干部职工汇聚一堂,聆听劳模故事,感悟劳动之美。分享会以“小故事”传递“大能量”,以“微视频”展现“大匠风采”,以弘扬“劳模精神”凝聚“撸起袖子加油干”正能量。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李学同等出席活动。

  劳模工作:在“平凡岗位”中挖掘“工匠精神”

  一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高度重视劳模的培养和选树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着力在省直机关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模范代表。在省直机关工委及省总工会的正确指导下,省直机关工会工委不断完善劳模工作机制,坚持深入省直各单位,积极开展调研,着力在平凡岗位中挖掘先进典型,在普通劳动者中选出工匠精神代表。为保证选出的劳动模范具有榜样作用,工会工委坚持从严入手,严格评选机制、严肃评选要求、严谨评选流程,保障评选的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确保选出的劳模集体和个人既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又是省直机关的先锋模范代表。在“严”之外,注重从“小”入手,着力在“小故事”挖掘“大能量”,在“小事件”中探寻“大情怀”,在“小人物”中寻找“大国工匠”。同时,通过劳模故事分享会,把挖掘出来的劳模故事讲好,引导和号召省直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劳模精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劳模风采:在“默默无闻”中坚持“匠心筑梦”

  劳模故事分享会选取3个劳模群体和3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们是省直工匠的代表,是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是广东改革发展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践行着“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数十年如一日专注水稻研究的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岁月的更迭中,涌现出一批批水稻研究专家,他们被亲切地称为“米的助产士”。他们是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广东省水稻研究所创始人丁颖,“中国半矮杆水稻之父”黄耀祥,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推广专家杨观宋,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水稻育种专家廖耀平,水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程主持人潘玉燊,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的培育者王丰,争创绿色农业春天的李传国……,他们既是水稻研究所的建设者,也水稻育种事业的开拓者。他们以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谱写出水稻培育的华美篇章,摘取科技助产的累累硕果,让我们从一粒米的恩典中,领略了科技创新的独特魅力。

  江世贵劳模创新工作室:它是以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世贵同志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在江世贵的带领下,其创建的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团队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该团队长期开展科技攻关,先后取得了南海水产种质资源库构建、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斑节对虾新品种培育等一系列科研成果,被农业部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授予了优秀创新团队称号。他们为实施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重要新课题。为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他们建成了中国——东盟合作开发与产业化示范区。他们是耕耘在蓝色海洋上的科技工匠,他们所掀起的“蓝色耕耘旋风”,已成为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志丹劳模创新工作室:它是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志丹同志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广东广播电视台著名导演、制片人马志丹以“一生只想做好一件事”的工匠之心,33年来从未停歇,坚持用镜头寻找心灵绿洲。为了拍摄汶川特大地震重建援建纪录片系列,她在出发前悄悄在家写下遗嘱。她带领团队先后15次深入余震不断的三江乡重灾区,差半步就摔下堰塞湖,左太阳穴撞向悬崖,右拇指当场脱落。其拍出的《汶川三江乡的春天》《汶川三江乡的金秋》,换来了亿万观众的由衷点赞。从2004年开始,她将镜头瞄准平凡人,专注“1978 改变从这时开始”的中国人命运走向和生存状态。她以一颗热爱忠诚党的新闻事业的初心,打造一部部纪录片精品,奏响一阕一阕现实主义题材生命之歌。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罗喜平:罗喜平医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在月经过多、宫腔微创系列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微创诊治、生殖道畸形等方面造诣深厚、成果丰硕。他是国内子宫内膜去除术(MEA)治疗月经过多第一人,率先在国内为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开展完全腹腔镜下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解决了以直肠代替阴道更接近自然阴道的手术难题。并牵头建立了我国首个宫腔微波治疗培训中心,引领宫腔微波治疗的新潮流,被誉为“广东省微创妇科学先行者”。他以医术拯救患者,又以仁心回馈社会。他婉拒患者的红包,在多次退还未果的情况下,征得患者同意后,成立“宫颈癌关爱基金”,帮助贫困宫颈癌患者。他以大医之精诚,浇灌生命健康之花。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所长郑开宏:21年来,郑开宏带领他的团队,以精雕细琢、力求完美的匠心,为了提高看似不可能的钢铁耐磨材料性能,长年累月在四五十度高温的环境下实验。经过无数次反复的解剖、分析、反馈、优化,终于突破了陶瓷颗粒与钢铁熔体复合的核心技术。该创新成果大幅提高了传统耐磨产品的使用寿命,广泛应用于电力、矿山、水泥、建材等多个领域,新增产值达20亿元,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行业名副其实的排头兵。他以千锤万凿、千磨万击、千锤百炼的科研精神,诠释了“把不可能变成能”的科技力量。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李翔宇:她是一名机关文字工匠,长期承担依法治省和人大工作重要文稿起草,累计完成文稿约130万字以上,在推进依法治省、促进民主法治建设方面成绩突出。她对文字的敏感与热爱,超越了工作层次,上升为事业追求。她的落笔,因严谨与规范,堪称工作报告的范本。她的成文,因为研究成果实现多项创新而收获了满分。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为统领,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用字如用兵,她于斗室之内,以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指挥她的“千军万马”,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她以文字铸剑,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肩负起“文字工匠”的使命。

  劳模精神:在“故事分享”中推动“精神传承”

  劳模故事分享会重在“分享”,旨在“传承”,弘扬劳模精神贯穿分享会始终。分享会上,劳模代表们娓娓道出背后的故事。水稻研究所的老劳模们“竹竿里面出品种”的话语,道出了“米的助产士”的坚守。罗喜平医生与患者的现场会面,诠释了大爱无疆的内涵。江世贵劳模创新工作室新老两代科研成员共同出场的画片,让人感悟科技传承的力量。“文字工匠”李翔宇谈到工作上的坚守与家人的支持时,其甜美笑脸让人领略到“工作与生活两不误”的美好。纯朴寡言的郑开宏,让人看到科技工匠的执着与坚毅。马志丹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们铿锵有力的口号,释放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力量。劳模代表们以自己的行动和话语,弘扬劳模精神,传递改革发展正能量。而每个劳模故事结束后的诗歌朗诵,更为劳模的形象增色生彩,使省直工匠形象深入人心,让劳模精神熠熠生辉。分享会结束后,现场的干部职工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会认真学习劳模精神,把劳模精神带到工作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再创新局。

  “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时代强音,在省直工匠的模范带领下,在劳模精神的引领下,省直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重要批示精神统领工作全局,团结一致,撸起袖子,为广东改革发展事业建功立业。

 

来源:省直机关工会工委

编辑:钟婷 陈炳文